服務熱線
400 672 8906
發布時間:2020-07-23 來源: 南方都市報
2020年基本養老金“16連漲”正在各省份陸續落地。截至7月22日,全國已有26個省份公布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預計余下省份也將在近日拿出調整方案。據已有方案,養老金調整是從今年1月1日算起,多個省份要求新增養老金7月底發放到位,最晚不遲于8月底。
今年是我國自2005年以來連續第16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也是連續第3年上漲幅度保持在5%的水平。
多地新增養老金7月底發放到位
進入7月份以來,各省份密集發布今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方案。截至7月22日,全國除浙江、云南、貴州、四川、重慶5個省份外,有26個省份已公布調整方案。
這是我國自2005年以來連續第16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也是繼2016年以來連續第5年同步安排適當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人社部、財政部4月10日聯合下發《關于2020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要求全國總體調整比例按照2019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確定,各省以全國總體調整比例為高限,確定本省調整比例和水平。
早于其他省份,上海市5月中旬便率先公布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的調整方案,明確企退人員5月18日發放到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于6月20日發放到位。
其他省份在進入7月后也陸續發布養老金調整方案,其中除北京要求7月15日、寧夏要求不晚于8月底發放到位外,其他省份均要求在本月底即7月31日之前將新增部分發放到位。
部分退休人員養老金漲幅超7%
各省份雖然都按照5%的比例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但具體調整方案和調整金額卻存在一定差異。
按照規定,各地養老金調整均包括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三個部分。
“定額調整”是指同一地區各類退休人員統一增加相同額度的養老金。從已有方案中可以看到,各地定額調整金額高低不同,目前定額調整最多的西藏,每人每月上漲80元,其次是上海和青海,分別是75元/月、69元/月,江蘇、湖北、江西定額調整則僅約為35元/月。
“掛鉤調整”指增加的養老金與個人繳費年限、養老金水平掛鉤,參保職工在職時繳費多、繳費時間長,得到的養老金就多。值得注意的是,在同等條件下,不同省份的退休人員掛鉤調整的金額與幅度存在較大差異。
例如,假設張大爺是一名70歲的企退人員,其繳費年限為30年,2019年底基本養老金為3000元/月。如果他在上海退休,其掛鉤調整部分增加114元(30年×1.5元/月+3000元/月×2.3%);如果他在安徽退休,其掛鉤調整部分為63元月(30年×2元/月+3000元/月×0.1%),后者只是前者的一半多。
第三部分是“適當傾斜”,主要是對高齡、艱苦邊遠地區的退休人員群體予以照顧,根據年齡段或艱苦邊遠地區類別增加相應的養老金。這部分各省標準也不同,今年養老金調整后,70周歲退休人員在廣東每月可多領60元,在寧夏每月僅多領10元。
需要說明的是,今年各省按照5%來調整基本養老金,是指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全部退休人員待遇調整的總體人均水平上調5%,并非退休人員以各自養老金為基數乘以5%得到各自的新增部分。具體到每一位退休人員,由于繳費年限和養老金水平不同等原因,每個人實際增加的養老金標準是不同的,對應到占個人養老金的比例也是不同的。
實際上,即便是同等條件的退休人員,即繳費年限和上年基本養老金水平相同,在不同的省份上漲金額和幅度也是不同的。仍以張大爺為例,其在上海、青海、廣東退休,月上調金額均超過200元,西藏甚至能超過400多元。如果在廣東退休,他可以在3000元/月的基礎上每月再多領231元,增幅7.7%;而如果他在安徽退休,每月僅可多領108元,增幅為3.6%。
向高齡、艱苦邊遠地區傾斜
今年基本養老金調整繼續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傾斜調整。
值得一提的是,廣東對高齡退休人員養老金的調整力度大于多數省份,如對70-75歲高齡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加發60元,全年720元;年滿100周歲及以上的,每人每月加發600元,全年可達7200元。相較之下,寧夏年滿80周歲以上的高齡退休老人,每人每月僅增加20元。
南都記者注意到,大部分省份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高齡傾斜標準是一致的,而安徽卻對兩類職工確定了不同的標準,且更向企業退休人員傾斜。
據安徽的方案,高齡傾斜標準有年滿70—74周歲、75—79周歲、80—84周歲和85周歲及以上四檔,其中企業退休人員傾斜標準分別為140元、180元、280元、390元,分別高于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100元、130元、210元和290元,即相同年齡檔,企退人員養老金增加金額更多。
部分省份對艱苦邊遠地區的退休人員有較多照顧,如寧夏明確對艱苦邊遠一類區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養老金5元;對艱苦邊遠三類區的,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養老金10元。青海在方案中稱,考慮到該省自然條件艱苦因素,也按照退休人員退休所在地的艱苦邊遠地區二、三、四、五、六類的類別,每人每月再分別增加10元、15元、20元、25元、30元。
聲音
學者:今年養老金上漲5%“不算低”
2008年到2015年,養老金每年上調幅度都保持在10%以上,2016開始下降,2018年、2019年、2020年連續3年保持5%的上調幅度,這一幅度是否較低?
“今年的情況十分特殊,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影響,財政收入大幅減少,在比較困難的情況下繼續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幅度與去年調整幅度保持一致,實屬不易。”廣西人社廳在調整方案中稱。
“將養老金漲幅與近幾年的經濟增長率做對比,漲幅不算低,特別是今年,經濟不景氣,還能漲5%左右,還是很不錯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曾益向南都記者表示。
今年養老金上漲有著特殊的背景。我國從去年起下調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至16%,今年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又決定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保險單位繳費,已經使養老保險基金支付面臨較大壓力。據人社部最新數據,2019年參保離退休人員超過1.23億,比上年末增加513萬人。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數不斷增加,基金支出額越來越大,收支壓力也越來越大。
一直以來,我國各地養老保險基金存在兩極分化、苦樂不均的現象。據人社部《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2016》,養老保險基金當期收不抵支的省份達7個,東北三省就包含在內,其中黑龍江省不僅當期收不抵支,累計結余也已“穿底”。相比之下,廣東、江蘇、浙江等東南沿海省份的支付壓力要小得多。
今年養老金的調整,對各省份的養老保險基金會帶來影響嗎?曾益認為,對于養老保險基金較為富余的省份,如廣東、福建、浙江等省份,養老金的上調對養老保險基金狀況的影響不大;但對于養老保險基金盈余不太富有的省份,如湖北、遼寧、黑龍江等省份,養老金的上調對養老保險基金狀況的影響較大。
“但伴隨著征收體制改革、延遲退休年齡、國有股劃轉充實社保基金等政策的實施,這一影響可以逐步被消化。”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