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400 672 8906
發布時間:2021-06-02 來源: 孝當先
羊奶粉市場呈現多種趨勢,最受歡迎的竟是這兩種品牌!不知不覺,2021年即將過去一半!從疫情的陰霾中走來的羊奶粉行業,在2021年的第一季度表現如何?羊奶粉市場又呈現了怎樣的發展特點?
帶著這些疑問,孝當先羊奶粉展開了全國羊奶粉市場的調研,深入一線,與浙江、河南、山西、江蘇、湖北、四川、貴州等區域的渠道商深入交流,以期觸碰終端市場中羊奶粉品類最真實的生態。
通過走訪調研,孝當先羊奶粉發現羊奶粉市場呈現了幾大明顯特點:
01、市場氛圍成熟,漸成渠道增量品類
羊奶粉市場氛圍成熟的顯著標志是奶粉的代理商、零售商逐漸意識到羊奶粉品類的重要意義,在渠道的品類結構中,羊奶粉被視為存量市場“牛奶粉不賺錢”后的增量品類,能夠為渠道商帶來利潤的品類。這種意識的轉變,多是主動的,如貴州某代理商所經營的奶粉品類,增長疲乏,急切渴望通過增量品類諸如羊奶粉、有機奶粉、A2來帶動增長,因為品牌布局的原則,不乏代理商將寶壓在了羊奶粉上。
渠道商的重視,實質上反映了消費者的變化,隨著羊奶粉品牌宣教的大量投入,以及渠道商的終端教育,消費者對羊奶粉的認可度提升,“牛”轉“羊”的選購變化逐漸演化為一種自發式的行為,羊奶粉品類的優勢獲得廣泛認可。
02、高毛利品牌難動銷,品牌力成選品關鍵
在終端門店,擁有高毛利的中小品牌羊奶粉難賣,原因在于消費者的品牌意識提升,這種情況導致渠道商在選擇新的羊奶粉品牌時,不再追逐高毛利,而更關注品牌的品牌力,從上游工廠實力到品牌形象的建設,都成為渠道商選品時考量的要素,在渠道商看來,“品牌力強的,產品的消費周期更長。”
羊奶粉市場的增長邏輯已經逐漸發生變化,從初期的高毛利驅動向品牌力驅動轉變,這是羊奶粉市場成熟的表現,也是整個羊奶粉渠道發生變化的根本所在。
03、竄貨亂價根治難,市場信心低迷
“混亂”幾乎成為奶粉市場自2020年以來的常態,竄貨、亂價的市場亂象里,羊奶粉品牌也無法幸免。業內具備品牌知名度的羊奶粉都存在這種現象,細究起來原因很多,電商、直播、社群等購買渠道的沖擊,品牌過重的任務壓力所導致的“甩庫存”,以及逐利心態引發的惡意竄貨等等。
在部分渠道商看來,羊奶粉市場的“亂象”幾乎無法根治,“品牌的任務指標逐年增長,而出生率下跌下的嬰配粉消費市場萎縮是必然的”——品牌任務與真實市場的需求存在根本悖論;一些渠道商則歸咎于品牌管控的不力乃至失職,廠家業務團隊頻換、有些業務甚至參與其中...
總體而言,渠道商對于羊奶粉市場的“撥亂反正”——根治竄貨亂價亂象,所展示的信心普遍低迷。
04、成交價明顯下滑,羊奶品牌價格戰激烈
盡管羊奶粉產品的零售指導價定位“高端”,動輒400+,但實際的成交價跳水明顯,下滑幅度大。如在貴州某連鎖系統,定價400多的羊奶粉實際成交價在330左右,有的甚至跌至300元左右,一位渠道商向《羊奶粉前瞻》坦言“平均的綜合價在6折左右”。
羊奶粉成交價的下滑,原因有多方面,消費降級所導致的價格預期下調是一方面,線上渠道的沖擊,竄貨對奶粉價盤的破壞...則是更主要的原因,多重原因疊加,導致終端羊奶粉的營銷陷入瘋狂的價格戰,加大促銷力度、買贈活動頻繁...
05、品牌集中化加劇,中小羊奶粉品牌遭擠壓
羊奶粉品牌的集中化加劇,最直觀的體現是頭部羊奶粉品牌的體量占據了絕對的市場份額,行業前十的品牌壟斷了幾乎80~90%的市場占有率,而在終端市場中,渠道貨架幾乎都被這些常見的頭部品牌們占領了,而中小品牌的生存空間逐漸受到擠壓。
在國產VS進口羊奶粉品牌的博弈中,渠道及消費者的傾斜更多在進口,進口品牌在營銷、品牌建設上的投入,效果明顯,而國產品牌的聲勢稍弱,以四五線市場為據點,值得一提的是借著國潮崛起的“勢”,一部分國產羊奶粉品牌的勢頭逐漸興起。
06、品牌建設、渠道縱深,成羊奶粉品牌突圍法寶
在羊奶粉市場中,有兩類品牌的增長潛力明顯,受到了渠道商的認可:
一類是注重品牌力建設的品牌,奉行“高舉高打”的營銷策略,從明星代言人、綜藝冠名、高鐵營銷等全方位著手進行品牌塑造,通過品牌力驅動市場的增長,這類品牌在渠道選擇上更趨向于母嬰A類渠道或KA渠道為主;
第二類則是做下沉渠道,精耕三、四、五線市場,投入大量的品牌服務團隊,幫助渠道做終端的動銷,并給予渠道以較高的毛利,增強渠道的能動性。
中老年羊奶粉如何選擇?孝當先集團依托57萬畝高山草甸牧場、自建海拔2125米優質高寒川牧場及6個標準化示范養殖基地,從源頭上保障了奶源的自給自足和安全可控。智能化生產線,引進國際先進設備,采用世界先進科技,按照國家標準生產,嚴格檢測成就一罐好奶粉。